李铎:高考的变与不变李铎:高考的变与不变

发布时间:2014.06.09阅读次数:

牵动着上千万家庭敏感神经的高考昨日基本落下大幕。其中,北京卷语文考试以“老规矩”为主线的作文题引起社会共鸣。每到盛夏时分,高考就是国人持续了近40年的“老规矩”。交织着亲情、勇气、悲伤、命运、焦虑等众多情感的高考,焦虑显然是所有情感中的表现高峰,始终不变。

在重庆某小区,一栋拥有96户居民的高楼,为了让这栋15层楼里的考生好好休息,小区物业应家长要求,在高考期间分时段停止楼内惟一一部电梯运行;北京某重点中学,每年都会带着高三学生高考前去烧香。多年前就已经兴起的高考房,今年进入极致:北京某酒店推出了价位1678元(要录取吧)的钟点房,颇有市场。这样的新闻背后,体现出高考巨大压力下的焦虑升级。虽说今年考生突破900万人创下近年来新高,但高达80%的录取率似乎应该让全民焦虑有所缓解。事实却并非如此。

焦虑或许缘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和不平衡。随着扩招时代的到来,上大学比以前容易了许多,但上好大学依然是个槛。好大学显然是日后找好工作的基础。焦虑还来自于隐形的蛀虫带来的高考录取过程中的不公平,不久前,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处主任因受贿一千多万被捕,再次引发了关于高考公平性的关注。

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,37年来作为“国考”所引发的种种争议,让社会一度传出取消高考的呼声。但就现阶段看,高考是一场尽力剔除杂质的选拔测试,是中国目前选拔人才的最公平舞台。无论你来自何方,出身富二代或是农民家庭,取得的分数是衡量和决定你未来的基础。在没有更好的选拔方式替代之前,高考需要保留,高考的公平性更应该不顾一切地坚守。肩负着“公平考核”重任的高考,是国人实现自身中国梦的重要一步。高考每透明、公平一分,长久存在的焦虑就会随之降低,高考引发的争议就会逐步消磨。

高考是中国经济、人文以及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。令人欣喜的是,焦虑不变的高考在悄然发生着改变,围绕高考的人和事开始更为人性化:考试从十多年前酷热的7月,提前到了相对凉爽的6月;多数地区考试周期从三日缩短为两日;考生如果遭遇堵车,只要拨打电话或是求助交警,“摩托专乘”能够将考生准时送达;如果遗失身份证,可以先考试再补证件。今年某地考生因见义勇为受伤错过高考后,教育部门第一时间表示愿意组织重考,多个大学表示愿意录取。尽管对见义勇为应“高度+适度”地肯定,但对人才评价标准的变化显而易见。此外,相关部门也在进一步规范考生的加分制度。回到考试本身,英语考试社会化、常态化等考核内容的改变或调整,一方面为了让学习内容与考生综合能力能够更加一致,选拔更多体现出对学以致用和品学兼顾的追求,一方面也是在弱化高考的惟一性。

高考势必将迎来更多积极的变化。伴随着高考的扩招,受益高等教育的国人越来越多,对中国经济的良性和负面影响都在显现。高考应该更好地为新的经济环境服务,这也是我们要考虑的大课题。